术致科技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字体 > 字体答疑 > 正文

字体答疑

徐字的行书怎么写硬笔(如何评价汉字的六书造字法)

爱字体JH2023-02-03字体答疑0
本文目录徐字的行书怎么写硬笔,如何评价汉字的六书造字法?书画同源就是说可以写画?你会怎样给十年前的自己指导书法重新学习?这幅书法怎么样?颜真卿的行书具有什么特点?徐字的行书怎么写硬笔,如何评价汉字的六
本文目录

徐字的行书怎么写硬笔,如何评价汉字的六书造字法?

你好,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学习的阿云!

“六书”是我们传统造字方法的一个总结,是一套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。它源远流长,经过无数学者的订正和研究,是我们了解和学习汉语非常有益的工具。但是,它同样有自己的不足之处,亟待我们的完善和发展。

徐字的行书怎么写硬笔(如何评价汉字的六书造字法)

下面,我就“六书”的起源和“六书”的不足来进行简略讲述。

01“六书”的起源

“六书”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《周礼·地官保氏》当中:

……而养国子以道,乃教之六艺:一曰五礼,二曰六乐,三曰五射,四曰五驭,五曰六书,六曰九数……

但是在这里并没有具体解释“六书”的意思,只不过凭着后人的猜测,认为这应当讲的是造字之法。

“六书”含义的明确和地位的确立是在西汉时期。比如班固在《汉书·艺文志》当中就对“六书”进行解释:

“古者八岁入小学,故《周官》保氏,掌养国子,教之六书。谓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声、转注、假借,造字之本也。

这一段话就具体解释了“六书”是哪六种,并且对于其高度评价,说是“造字之本”。

无独有偶,郑众注解《周礼·地官·保氏》时也说:

六书,象形、会意、转注、处事、假借、谐声也。

但实际上,对于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东汉许慎所作的语言学著作《说文解字》。

这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,简称《说文》,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字书的奠基之作。在这部书中,许慎总结了历史上的“六书”理论,并且做出了系统的解释。

在《说文解字·序》当中,许慎说:

周禮:八歲入小學,保氏教國子,先以六書。一曰指事。指事者,視而可識,察 而見意,「上、下」是也。二曰象形。象形者,畫成其物,隨體詰詘,「日、月」是 也。三曰形聲。形聲者,以事為名,取譬相成,「江、河」是也。四曰會意。會意, 比類合誼,以見指撝,「武、信」是也。五曰轉注。轉注者,建類一首,同意相受, 考、老」是也。六曰假借。假借者,本無其事,依聲託事,「令、長」是也

这段话很长,是我从原文当中复制过来的。它不仅说明了“六书”的具体含义,并且各举了例子,对于我们详细了解很有帮助,

同时,他也提出:

倉頡之初作書也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。其後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文者,物 象之本;字者,言孳乳而寖多也。著於竹帛謂之書。書者,如也。

在这里,“文”和“字”的概念也被第一次提了出来。

后代学者依据许慎的学说对汉字进行了许多研究,光为《说文解字》作注的便有许多家,其中尤以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、桂馥《说文解字义证》、王筠《说文句读》《说文释例》和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最为有名。

限于篇幅原因,我就不展开来具体讲解“六书”的含义,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查找一些资料。

但是,《说文解字》是有其局限性的,“六书”的说法同样有局限性,后面我就来讲一讲。

02“六书”的不足

前面我们谈到了“六书”的起源。它源远流长,是对古人思考造字方法的系统性总结,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教学都很有帮助,但是,“六书”的说法同样有其不足之处。

最明显的一点即是,许慎是按照小篆的字形来对汉字进行解释的。但是我们都很清楚,相比较于从前的文字,小篆对于字形的改变很大,甚至于有些时候不同的偏旁变成了相同的偏旁,弧线或者一点被拉得平直等等。

因此,在许慎解释文字的时候就不免产生许多差错。

例如,他在解释会意字的时候说:

“會意者,比類合誼,以見指撝,武信是也。”

在这里,他提出“武”和“信”是会意字,这本没有错,但是他在解释这两个字字义的时候却出现了差池。

《說文》:“武,楚莊王曰:‘夫武,安功戢兵。’故止戈為武。”

在这里,许慎将“武”字理解成停止战争就叫做武,并且得出了这反映战国人们想要停止战乱的结论。但根据后来出土的甲骨文的分析,我们明白“止戈为武”中的“止”其实是脚趾,整个字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人扛着武器,引申为作战。

这样的情况在许慎解释假借字的时候同样出现。

因此,近代的丁福保专门比较研究了先前各家的专著,同时参考甲骨文和金文的资料,汇集编纂成《说文解字诂林》,后来又补充资料编为《补遗》,作为总注释。

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许多的出土文书,对于汉字的了解也更加深刻,因此对于许慎的错误进行纠正是很有必要的。

但是,更要命的一点在于,就连许慎提出的“六书”的含义有时候也是语焉不详。比如其对于“转注”的释义:

“轉注者,建類一首,同意相受,考老是也。”

然后,许慎在“老”字的下面是这样做注解的:

“老,考也。七十曰老,从人、毛、匕,言鬚髮變白也。”

而在“考”字的下面又是这样注解:

“考,老也。从老省,丂 聲。”

这就让我们很头大了。因为这种互相解释的做法就好比别人问你:“书放在哪儿?”你回答说:“书在笔旁边。”又问:“笔在哪儿?”回答说:“笔在书旁边。”

这样一来,我们完全搞不清楚它真正的意思。更何况许慎这样互相解释的例子在书中俯拾即是。

除此以外,“建类一首”中的“类”和“首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

许慎并没有详细解释,而后世的学者们也表示自己很懵逼。所以直到现在,仍旧是众说纷纭。

因此,后世的研究者们对于“六书”说提出了许多的质疑和更正,例如1935年,唐兰先生在《古文字学导论》当中就对六书进行了批判,并且提出了“三书”说。

03总结

总而言之,“六书”是我们学习汉字的重要方式,也是我们研究和教学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不断有人研究怎么将“六书”应用到对外教学的领域当中。

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,“六书”说并非是完美无瑕的,它同样存在许多不足之处,而这些不足则等待着我们去更正。

总之,辨证地看待,创新发展,总是没有错的!

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汉语和文学知识,请关注我吧!

书画同源就是说可以写画?

书画同源,是唐代的张彦远提出来的。

他说:“夫物象必在于形似,形似须全其骨气。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,故工画者多善书。”

简单的说,就是八个字“书画同体,用笔同法”!

我们可以搜索一下宋代的李公麟的白描画。

他的白描画风,有着“扫去粉黛,淡毫轻墨”的美感,而他的书法有多好呢?

清代王澍在推断钟繇的《荐季直表》的真伪时说:“书虽古雅,然比于唐摹《贺捷》真迹,韵味深浅,备万悬绝。前人有是李公麟书之疑,观其笔法信是李公麟所做。”

可见其书法水平!

自元代文人画与书法结合后,很多擅长绘画的文人,其书法也不一般,如果要举例子,那真是太多了:

赵氏子昂。

吴中书派的先驱吴宽,徐有贞等。

吴中书派的祝枝山,文征明等。

云间书派的董其昌,陈继儒等。

晚明的徐渭,傅山,八大山人等。

到了清代,诗,书,画,印四绝者,更是不胜枚举了。

书画同源,自唐提出后,对后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。

扯远了。

虽说书画同源,题主说可以画字,实在不敢苟同。

明代的居室厅堂改变后,大幅立轴,中堂,楹联等作品形式如雨后春笋,书家们或宣泄,或表达,或表现技法高度熟练,创作了大量的巨幅作品。从这以后,书法的欣赏形式,也从原来的手卷,册页,手札等“小玩意”,变为可远观,悬挂站立欣赏的“大物件”。

既然作品尺幅变大了,那么书家如何能驾驭得了呢?不扯偏了,就说关于题主问的这个方面。

前面说了,元代以后,书家多是画家。面对这样大的纸张,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:章法布局!(至于笔法,气势等问题,这里不涉及)

怎么办?

他们创造性的把绘画中的章法布局,融入巨幅书法作品里,取得了成功的探索。

明初宋克,明中祝枝山,晚明的徐渭。我们能从他们草书作品的变化,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明代草书章法上的变化,进一步强化了观赏性,绘画上章法的不断运用到书法创作中,更加丰富了草书得表现力和章法的内涵。

至于篆刻,就不说了!

书画同源,我想,不是画字吧!

你会怎样给十年前的自己指导书法重新学习?

谢谢千里马先生邀请!

今天同学会,迟复为歉。

十年前我教学工作繁重,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。

学校每学期计划、总结、教师继续教育登记、职称材料上报、每一届学校校园艺术节文字工作、校志编写,还都一股脑交给我和办公室主任!

当然,周前会会议记录、下周工作要点公示、学校橱窗、黑板报、大会会标是我常规工作。

各办公室:政教处、教务处、各年级办公室和各班教室布置,也是我的工作,应邀写些“书法”给他们……,我写好还老老实实装裱好。

总之就是忙得昏天黑地,假期也陷在毕业班补课和校志编写里。

这种情况下,我的字也就是个标语水平。

也就是个结构匀称,看起来整齐美观而已。

至于点画的锤炼,结体和章法的经营是没有的,说得直接一点,点画都还没过关,谈不上用笔。

现在我给十年前的我会提出以下要求:

临帖临帖再临帖,争取入帖,力争出帖,首先攻克技术层面。

想当然地写是没有出路的。

天分、悟性和理论学习都不能代替实践练习。

这幅书法怎么样?

嗯将近一年的时间,对毛笔的掌控还不是很稳定。有可取之处,横画,撇画,折转,都能掌握好。而竖画,捺画,戈钩还有待提高。

竖画的写法关键点在起笔。起笔很像横折。只不过横写的轻巧一些罢了。横下顿笔,提笔挫锋向下,徐提运笔。节奏是慢——快——慢。状如强弩。永字八法称竖为弩。中间挺胸,力道才能畜势待发。直则力败。捺画的写法,下笔微仰,便下徐行,暗收存势,势足而磔之。永字八法中,捺画称为磔。捺画之所以难,因其一波三折,起笔处接连两折,收笔曲处又一折。需细心的琢磨戈钩的写法是比较难的。两头重,中间轻。轻不是轻浮,而是韧劲。如拉满的弓,起钩处一次完成。切岂描画。任何笔画,都是一笔到位,写不好,也不能描摹。养成描改的习惯,不利于笔法的掌握和探知它的来龙去脉。写成什么样算什么样,总结分析出错的原因,改变写法再写。反复推敲,总会找到正确的方法。

颜真卿的行书具有什么特点?

唐代书法家颜真卿(709--785)。不仅楷书取得了极高的成就,而且在行书上也具有很高的造诣。他的行书,如同他的楷书一样,给人以刚健,雄厚,大气磅礴之感。他作书仿佛不是在写字,而是在抒发某种情感。

要论颜真卿行书,实际就是分析史上公认他最具代表性的颜体行书"颜书三稿"。分别是《祭侄稿》《争座位帖》《告伯父文稿》。三者虽然不同时期表现的风格不尽相同,但总体艺术特点是一脉相承的。下面我们具体以这三个帖,主要以前两稿帖为例,來大致梳理和欣赏颜体行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。

一 情感激越,以情命笔

首先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,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其用笔,结构,和章法行气。而应把书写者的背景及书写内容结合进行,才能全面的理解,特别是对于抒情性很强的行书体势。

对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,颜体行书作品首次欣赏,给人印象书写似乎很随便,字体安排上歪歪斜斜,长短粗细不一; 加上随意涂改旁白添字,显得好像没有章法。实际上,这正是颜体行书的一大特点。充满了丰沛的艺术感染力和现场感。

比如《祭侄稿》,我们都知道颜真卿是一位秉性惇厚刚正之人。此稿由于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临时起意,顺手拿一只秃笔來奋笔直书,不是为书法而作,而是为了感情的需要而写的。对大唐盛世江山的热爱和忠心,对叛军奸臣极憎恨。特别是对骨肉亲人惨遭杀害的悲愤情感,都凝聚于笔端。随着感情的起伏,时而饱笔重墨,尽情挥洒;时而渴笔,飞白,任意涂抹。使激切悲愤的真切情感,一古脑儿地渗透在他的作品之中,这就是颜体行书千百年来感染读者的根源所在。也是它力压群雄,始终稳居天下第二行书的风神所在。

这幅作品,研究作者当时的情感起伏,历代都大有人在。

元朝的陈绎言曰:"自"尔"既至"天泽"逾五行,殊郁怒;"吾承"至"尚嚮"沉痛切骨,天真烂漫,使人动心骇目。

当代陈振濂说:

"颜真卿《祭侄稿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种最具有抒情意识的盖世杰作,为我们留下了超完美的感情留注与起伏变化的珍贵痕迹"。

近年还有国外学者,运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,如同分析《红楼梦》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比对那样。从《祭侄稿》的十几处修改的笔迹中,详细推测,探讨当时颜鲁公的意识活动的轨迹,使人们身临其境的看当时的情感起伏和笔路,以及书写中追求最适当笔法的措辞经过。可谓煞费苦心,用心良苦。

研究者们的分析,是否完全符合颜鲁公当时的感情状况,还待商榷。然而这幅作品在书法的字里行间,通过完美的线条;笔法疾徐,轻重;空间的大小,疏密,与心手相应完美的融合,却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。

二 笔法深得篆籀精髓,点画沉着古朴

颜真卿行书艺术的成功,更重要是建立在他精湛的艺术才能上的。颜真卿学过二王,更求教于同时代的大书家张旭。他自己曾说"頗传长史笔法"。所谓"长法",就是张氏草书中的篆籀笔意。即以圆笔中锋为主。

康有为这样解释: "圆笔主提,提笔中含,提则筋劲,中含者篆之法也。"

同时,在笔画转变方向之处多作圆转,绞转笔法。使转角圆动自然。又刚劲有力。史上形象的称之为"折股钗"。

前人评述最具篆籀风格的作品,是颜鲁公的行书《争座位帖》。又叫《与郭仆射书》。是颜真卿五十六岁时写给右仆射郭英义的书。它既是颜真卿最具代表的行书三稿之一,同时与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相提并论,被历代书家誉为"行书双壁"。

此篇和《祭侄稿》有相近之处,略感不同的是用笔更加凝重含蓄。起笔多为藏锋,笔画粗细较匀称,结体上,连属紧凑而又不失飞动姿态,篆籀笔法给人以圆劲苍古之气。

评价最出彩的是清代阮元:

"《争座位稿》,如熔金出冶,随地流走,元气浑然,不复以姿媚为念者,其品乃高,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致"。

米芾一直对颜鲁公的楷书存有偏见,说来也奇,唯独对这一行书却推崇备至。

云:"《争座位帖》有篆籀气,为颜书第一,字相连属。诡异飞动,得于意外"。

以此为例來简析其行书的笔法,结体特点:

1习惯性保留了颜体楷书开张宽拙的结体特点,如下图"射", "郡","功","不朽"。都是楷行相间,用笔灵活。

2 比较明显的是包围型结构,十分强调向背,迎让,疏密的艺术手段并用,并且了融合篆隶笔法,如下图"闻"字长坚勾用笔隶法波脚,""明"字日旁用篆法结构。"地"字横勾有出奇之古篆籀感。

3 笔法古朴豪放,沉着痛快:

如下图"仆"字的颤笔。"跋"字的豪放。"极"字的俊俏。"百寮"字的古朴。

4.竖画露锋裹锋,大都写得遒劲有力,长竖中的悬针竖往往在尾部成弧形,曲式不等。如"悼"字。"时"字。

垂露竖较挺直刚劲,有的略微向左右斜偏,显得灵动多姿。如图"余",还有下图左行的"作","郡"字。

三 疏朗开张,轻重缓急,一气呵成的气势

1 连绵有致,上下呼应

在行气布局上,这些姿态各异的字,仿佛被一根无形的主线贯穿起来。交相辉映,共同组成一组一对的华美音符。如下图《争座位帖》:"天下莫与汝争能"。参差错落,奇正相依,让赏析者由衷地赞叹!

2 心手双畅,自然和谐

纵观颜真卿行书,无论用笔,结字,行气,章法十分和谐自然,随着感情的起伏跌宕,行笔节奏或由慢到快,或由疾变徐,或帖中途停顿所产生的留白,与通篇的线性相互交映,让人不感觉过分夸张和沉闷,又和局部的行列疏密产生了律动的美。

如下面用《祭侄稿》的行书,详细分析行气章法出神入化之处:

从字的形态看,写得最宽展是如上图左行:"刺""轻""杨"字;写得最窄长是"史","车","丹"字。处理得较扁是"都","尉"字。较小是"上"字;

从字的姿态上看,"刺"右倾,有下覆之势,"史"左倾右拉有迎上之势,"上"字虽小却至关重要,如承上启下的枢纽,"轻"字向右仰上,"车"字又向左迎上。

"都,尉,丹"三字,如上面分析所说,错落有致的连成一片,整体贯穿在"车"的重心线上,"杨"处理较重。有顶天立地的气势。整行行气章法,一气呵成,以此类推,我们可以体会到颜体行书的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特点。

3 颜真卿《祭伯父文稿》行气和用笔特点。

如下图本帖也名《告伯父文稿》,全称《祭伯父濠州刺史文》。是乾元元年(758年)十月颜真卿被酷吏唐诬劾, 以蒲州刺史左迁饶州刺史,途经洛阳时,仓促奠告于伯父墓前的祭文稿本。此文稿与《祭侄稿》书法相同,一气相通,而顿挫郁勃似稍逊之。字迹比一般行书都要大,显得雄厚,宽畅,用笔更加洒脱自如。其特点是笔法明显多带圆转的竖画,出现向内收之形。露锋较多,特别是点和撇的的出锋十分明显。笔画牵丝较多,透出一种拙秀,苍穆。

总体来说,颜真卿行书以沉着健劲的笔力。丰腴开张的雄浑,影响着后世书坛。其书法不计工拙,看似信手挥笔,纵横跌宕,其实笔法考究,"无一笔无来历处",可谓巧妙绝伦,处处不失魏晋准绳,字字韵含特有笔调。

正如清.王澍对"三稿"的书赞:

"三稿皆公奇绝作,《祭侄》奇古豪岩,《告伯父》渊阔从容,至《论座》则兼得《祭侄》《告伯父》两稿之奇。情绪不同,书随以异。所以直入神品,足为《兰亭》后劲也"。

可作为颜真卿行书特点的全面精炼概括。

又云:"鲁公《争座位帖》。气格与《兰亭》并峙,奇古豪宕,学之为难,一旦得手,即随意所之,无往不是"。

也可以作为我们临习颜真卿行书的法门要点。